萬華火車站曾經是台北最大的貨運站之一,因應貨運需求與工業的交通區位影響下,孕育了非常多台北輕工業的發展,像是台灣最早的玻璃產業就來自萬華,站前第一排古蹟建築的「金義和行」陳家,就投資了第一家玻璃工廠,開啟了台灣的玻璃產業,另外像肥皂、木材等,目前還能見到火車站前有許多的服裝行,也是在如此的脈絡之下,跟著一批從彰化洪家村上來打拚的人們,以銷售布料發展到一家一家「前店後廠」的服飾店,發展出比五分埔還要老、台北最具歷史的艋舺服飾商圈。

走在服裝行林立的店家之中,會在大理街的路邊發現一家小麵攤,看起來可能有點不起眼,但又覺得有點眼熟?事實上這家麵攤很有可能是全台灣曝光率最高的麵攤,這裡曾在夯劇《媽,別鬧了!》裡出現,是由左伯經營、王玫玫一家人固定光臨的靈魂麵攤,這裡也是《有生之年》中,高嘉岳與許雅欣約會的那家小麵攤,還有《周處除三害》電影裡,桂林仔跑路前吃的那家麵攤,沒想到這些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小麵攤竟真實存在,就是本文的主角—阿隆麵攤。

目前傳承至第二代的阿隆麵攤,由左老闆一家人經營至今,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,見證了服飾商圈的發展,也見證了萬華車站鐵路的興盛與地下化,就這樣極度低調的隱身在路旁,小小的攤子搭配三張桌子與零散幾把椅子,如此自成一格,是因為被許多劇組取景,才讓麵攤聲名大噪了起來,否則,在當地人心目中,阿隆麵攤就是一家始終守在老地方的在地小店,是巷弄中最日常不過的風景。

阿隆麵攤品項簡單,來碗乾麵、湯麵或滷肉飯,再配上一碗湯及老闆的手切滷味,就是一頓美味的日常餐食,我個人很喜歡點他們家的乾麵,在純粹的古早味上淋上些許滷汁,搭配些許豆芽菜上桌,完全不華麗但非常耐吃,每次吃它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;餛飩是老闆夫妻每天現包,來碗餛飩湯加一顆蛋包,跟乾麵簡直絕配,值得一提的是,湯頭沒有加味精,是老闆用大骨耐心熬煮的天然好滋味,如果造訪阿隆麵攤,真的別忘記點記得一盤手切滷味來配,這才是好吃不貴的完整版組合。

提醒一下,有吃辣的朋友,可千萬別錯過老闆自製的辣醬菜,真的好吃真的辣,務必小心酌量,要是不小心手抖,那一餐可就刺激了!
萬華火車站曾經是台北最大的貨運站之一,因應貨運需求與工業的交通區位影響下,孕育了非常多台北輕工業的發展,像是台灣最早的玻璃產業就來自萬華,站前第一排古蹟建築的「金義和行」陳家,就投資了第一家玻璃工廠,開啟了台灣的玻璃產業,另外像肥皂、木材等,目前還能見到火車站前有許多的服裝行,也是在如此的脈絡之下,跟著一批從彰化洪家村上來打拚的人們,以銷售布料發展到一家一家「前店後廠」的服飾店,發展出比五分埔還要老、台北最具歷史的艋舺服飾商圈。

走在服裝行林立的店家之中,會在大理街的路邊發現一家小麵攤,看起來可能有點不起眼,但又覺得有點眼熟?事實上這家麵攤很有可能是全台灣曝光率最高的麵攤,這裡曾在夯劇《媽,別鬧了!》裡出現,是由左伯經營、王玫玫一家人固定光臨的靈魂麵攤,這裡也是《有生之年》中,高嘉岳與許雅欣約會的那家小麵攤,還有《周處除三害》電影裡,桂林仔跑路前吃的那家麵攤,沒想到這些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小麵攤竟真實存在,就是本文的主角—阿隆麵攤。

目前傳承至第二代的阿隆麵攤,由左老闆一家人經營至今,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,見證了服飾商圈的發展,也見證了萬華車站鐵路的興盛與地下化,就這樣極度低調的隱身在路旁,小小的攤子搭配三張桌子與零散幾把椅子,如此自成一格,是因為被許多劇組取景,才讓麵攤聲名大噪了起來,否則,在當地人心目中,阿隆麵攤就是一家始終守在老地方的在地小店,是巷弄中最日常不過的風景。

阿隆麵攤品項簡單,來碗乾麵、湯麵或滷肉飯,再配上一碗湯及老闆的手切滷味,就是一頓美味的日常餐食,我個人很喜歡點他們家的乾麵,在純粹的古早味上淋上些許滷汁,搭配些許豆芽菜上桌,完全不華麗但非常耐吃,每次吃它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;餛飩是老闆夫妻每天現包,來碗餛飩湯加一顆蛋包,跟乾麵簡直絕配,值得一提的是,湯頭沒有加味精,是老闆用大骨耐心熬煮的天然好滋味,如果造訪阿隆麵攤,真的別忘記點記得一盤手切滷味來配,這才是好吃不貴的完整版組合。

提醒一下,有吃辣的朋友,可千萬別錯過老闆自製的辣醬菜,真的好吃真的辣,務必小心酌量,要是不小心手抖,那一餐可就刺激了!